行业研究|5G通信行业相关信息综述
一、5G概述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第二阶段将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 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
(一)5G产业链分析
5G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模组、光纤光缆、核心元器件以及网络规划运维等众多领域,尤其上游芯片、核心元器件等是我国与海外差距较大的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5G 产业链中游主要以设备厂商为主,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4大核心设备厂商垄断的格局,突破难度较大。
5G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手机终端及相关行业应用。从手机终端来看,目前全球以及国内手机格局基本确定,但是手机配套的芯片和元器件产业链目前仍在向国内迁移。
(二)5G发展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 5G 商用牌照,5G 正式进入商用化推广阶段。
区别于2G/3G/4G,5G 不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顺序提升,而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演进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考虑到 5G 技术的战略意义,目前美国、中国、韩国、欧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经开始对 5G 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 ,5G时代我国企业对于国际标准的贡献 、在5G 核心设备的研发方面具备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尤其是以华为、中兴等设备厂商的崛起为标志, 5G 技术在世界的领先优势确立,也导致 5G 成为中美贸易战的焦点之一。
二、市场分析
5G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源于在无线接入和网络架构两方面的技术创新,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技术、毫米波技术、新型多载波技术、先进编码技术等,5G 网络架构技术包括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控制承载分离、网络功能重构等。
(一)通信能力升级,带动数据消费新兴场景。通信能力的提升,使加速边缘计算、自动驾驶、混合现实等新兴场景普及。在功能上,5G 的毫秒级时延与千兆级网络,将能高效连结云端计算,节省终端的算力需求,支持自动驾驶、ARVR、4K/8K 高清视频等新兴场景。
(二)5G将拉动通信资本支出与数字服务。据GSMA预测,截至2025年,5G连接将占整体通讯行业的12%,连接数达11亿,运营商收入CAGR将达2.5%,即2025年创收1.3万亿美元。GSMA预计截至2035年,5G将创造3.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创造2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9840亿美元,并创造约950万个就业岗位。
(三)通信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贡献巨大。近几年,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华为公司稳居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第一位。华为、OPPO、VIVO 等中国手机品牌出货量进入全球排名前五位,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手机生产国。随着信息通信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量越来越大,在 GDP 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越来越强。在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对 GDP 的贡献接近 70%。从远期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 3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的 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将超过 50%,中国将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移动通信的使用范围也从人扩展到物。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物联网正推动经济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 2018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宣布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首次突破万亿元。
2021年前后将是中国 5G 行业的爆发期。从用户的角度看,2022 年有望成为5G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而到2024年,中国5G用户规模有望突破10亿人;2025年前后,5G用户速渗透将达到90%以上。从投资额来看,受益最大为通信网络设备,其中通信网络设备占5G总投资近40%,投资总额将超5000亿元。
三、相关政策(国内政策汇总)
2018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 5G,充分显示5G在未来经济中扮演的重要地位。2018年12月7日,备受期待的5G频谱资源分配方案终于公布,标志着三大运营商在5G中低频段的频谱资源格局基本形成,5G 格局已初步形成。
四、主要上市公司业绩
随着5G商用的全面展开,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首先受益。目前已经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5G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增的情况也相对集中。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第二阶段将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 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
(一)5G产业链分析
5G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模组、光纤光缆、核心元器件以及网络规划运维等众多领域,尤其上游芯片、核心元器件等是我国与海外差距较大的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5G 产业链中游主要以设备厂商为主,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4大核心设备厂商垄断的格局,突破难度较大。
5G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手机终端及相关行业应用。从手机终端来看,目前全球以及国内手机格局基本确定,但是手机配套的芯片和元器件产业链目前仍在向国内迁移。
(二)5G发展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 5G 商用牌照,5G 正式进入商用化推广阶段。
区别于2G/3G/4G,5G 不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顺序提升,而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演进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考虑到 5G 技术的战略意义,目前美国、中国、韩国、欧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经开始对 5G 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 ,5G时代我国企业对于国际标准的贡献 、在5G 核心设备的研发方面具备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尤其是以华为、中兴等设备厂商的崛起为标志, 5G 技术在世界的领先优势确立,也导致 5G 成为中美贸易战的焦点之一。
二、市场分析
5G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源于在无线接入和网络架构两方面的技术创新,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技术、毫米波技术、新型多载波技术、先进编码技术等,5G 网络架构技术包括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控制承载分离、网络功能重构等。
(一)通信能力升级,带动数据消费新兴场景。通信能力的提升,使加速边缘计算、自动驾驶、混合现实等新兴场景普及。在功能上,5G 的毫秒级时延与千兆级网络,将能高效连结云端计算,节省终端的算力需求,支持自动驾驶、ARVR、4K/8K 高清视频等新兴场景。
(二)5G将拉动通信资本支出与数字服务。据GSMA预测,截至2025年,5G连接将占整体通讯行业的12%,连接数达11亿,运营商收入CAGR将达2.5%,即2025年创收1.3万亿美元。GSMA预计截至2035年,5G将创造3.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创造2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9840亿美元,并创造约950万个就业岗位。
(三)通信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贡献巨大。近几年,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华为公司稳居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第一位。华为、OPPO、VIVO 等中国手机品牌出货量进入全球排名前五位,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手机生产国。随着信息通信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量越来越大,在 GDP 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越来越强。在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对 GDP 的贡献接近 70%。从远期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 3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的 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将超过 50%,中国将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移动通信的使用范围也从人扩展到物。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物联网正推动经济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 2018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宣布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首次突破万亿元。
2021年前后将是中国 5G 行业的爆发期。从用户的角度看,2022 年有望成为5G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而到2024年,中国5G用户规模有望突破10亿人;2025年前后,5G用户速渗透将达到90%以上。从投资额来看,受益最大为通信网络设备,其中通信网络设备占5G总投资近40%,投资总额将超5000亿元。
三、相关政策(国内政策汇总)
2018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 5G,充分显示5G在未来经济中扮演的重要地位。2018年12月7日,备受期待的5G频谱资源分配方案终于公布,标志着三大运营商在5G中低频段的频谱资源格局基本形成,5G 格局已初步形成。
时间 | 政策名称 | 内容 |
2015 | 《中国制造 2025》 | 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 |
2016 |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 |
2016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联合研发,试验和预商用试点。 |
2016 |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 加快 5G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
2017 |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 到“十三五末“成为 5G 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 |
2017 | 《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 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 |
2018 | 《关于降低部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对 5G 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占用费标准实行“头三年减免,后三年逐步到位”的优惠政策。 |
2018 | 《2018 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 | 加快 5G 系统频率规划进度,制定中频段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指标,提出部分毫米波频段频率规划方案。 |
2018 | 《5G 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 | 我国5G将在2019年下半年初步具备商用条件。 |
2018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 提出加快 5G 标准研究、技术试验,推进 5G 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确保启动 5G 商用。 |
2018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 | 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商用。 |
随着5G商用的全面展开,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首先受益。目前已经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5G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增的情况也相对集中。
公司名称 | 2019.6净利润(万元) | 同比增长 |
东方通 | 4455.68 | 2668.60% |
中兴通讯 | 147069.90 | 118.80% |
硕贝德 | 9138.25 | 174.15% |
沪电股份 | 47839.86 | 143.40% |
万马股份 | 97931.76 | 151.57% |